
當前位置:
家具網>
家具新聞>
行業熱點>
詳情
手機版最新留言:
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2016-04-26 編輯:冰麗 來源:中國家具網 瀏覽數:684
傳統家具收藏歷史概述
談傳統家具的收藏,首先要明確的是傳統家具本身的概念。廣義上來說,傳統家具是對所有帶有傳統中國文化意味家具的統稱,其中在歷史上及當代產生的明清兩式家具則是狹義上的傳統家具。我們現在談論傳統家具收藏,大多是就狹義上的傳統家具來談的,但有時也會涉及狹義之外的家具,比如歷史上的漆木家具。與其他許多藝術品一樣,傳統家具的收藏也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歷史,并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了不同的特點,值得我們去好好回顧。
明清兩代,家具收藏風尚乍興
人與家具的關系是很微妙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要用到家具,但很少人會真正對其加以關注重視,至于說把它跟金石、書畫等藝術品并列為收藏品,更是之前許多人不能想象的事。到了明清兩代,人們看待家具的這種心態有了一些變化。眾所周知,明清兩代迎來了中國傳統家具的興盛,創造并沿承了明清兩式家具的藝術形式和風貌。也正是這個家具藝術燦爛的時代,開啟造就了當時的家具收藏風尚。
晚明時期,選用紫檀、黃花梨等名貴材料制成的明式家具為士紳階層所熱捧、推崇,為了擁有一件這樣的家具,許多人花費百金、萬錢也毫不在乎,在許多歷史資料中都能找到這樣的記載。大家不惜高價地去購置家具,要說僅僅是拿到家里使用,于情于理肯定是說不通的。這恰恰說明的就是當時家具收藏的盛況,家具第一次由實用器轉化為可供人賞鑒收藏的藝術品。
家具收藏風尚到了清代仍得以延續,康乾盛清時期,宮廷集結了各地的能工巧匠,選用紫檀、老紅木等良材,做出來的家具造型厚重,雕飾精美,表現的是皇室的富麗堂皇和肅穆威風,從而成就了清式宮廷家具的輝煌。在此期間,身為都城的北京成為了全國家具收藏至為重要的區域,在滿清宮廷、皇家園林以及各大王府宅院都有許多家具秘藏。
晚清以降,國人屢屢錯失家具收藏時機
晚清到民初,國力衰落,在列強入侵的沖擊之下,大量的宮廷王府的藏品或遭到燒毀,或從此散落民間,被拿來低價轉賣,由此催生了當時民間古玩市場的興起,造就了這一段時期的家具收藏熱。但這段時期的收藏,最大得益者并非是中國人,而是洋人。當時有許多外國商人趁機來華搜羅購買古典家具,許多原本在宮廷王府珍藏的家具重器,都是在這時期被他們購置一空而從此流出中國的。洋人廣泛購買中國的家具運送回國,帶給中國人的固然是歷史創傷,但這也說明中國的傳統家具藝術不僅能為我們本民族所喜愛,也跨越了國界,得到世界其他國家人們的認可和推崇,這種情形,放在整個藝術品收藏史上也是很少見的。
事實上,西方人對中國傳統家具的興趣還遠遠不止這些。在上世紀30年代,德國學者艾克先生受邀來華任教。在中國的十余年間,艾克對中國傳統家具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在楊耀先生的協助下,他們一道挑選、購買了不少精美的家具,加以剖解、拍照、測繪,進行科學系統的研究。在基于這些研究,他們出版的《中國花梨家具圖考》一書,成為中國傳統家具的學術研究的開山之作。而隨著這部書的問世,在國際上更掀起了對中國傳統家具的收藏熱潮,甚至于艾克與楊耀先生當初用于研究的百余件家具無一例外都從此流到海外。
新中國成立以后,傳統家具的流失問題得到一些文物專家的重視,但普通老百姓對傳統家具仍舊缺乏保護意識。在后來的文革“破四舊”運動中,許多傳統家具更是被當作封建主義產物,遭劈砍、燒毀的不少,其價值可以說是被打到歷史最低點。直至改革開放初期,大家對傳統家具的認識都還十分欠缺,也就談不上去加以重視和保護。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一代古典家具研究大師王世襄先生先后出版了《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兩部巨作,使得中國傳統家具再一次為世界矚目。海外許多博物館和收藏機構利用這一時機,紛紛設立中介在中國城鄉搜羅家具,而面對這一次歷史最好的收藏時機,國人因認識和經濟實力的不足而遺憾錯過。
新時期,仿古家具興起,家具收藏日盛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海外人士與收藏機構在國內大量搜羅、購入傳統家具,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的民間,開始開設仿古家具廠家,來修復、仿制傳統家具,中國的仿古家具行業由此興起。
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在王世襄先生等專家的呼吁下,國家開始采取對傳統家具的相關保護措施,規定由紫檀、黃花梨、雞翅木、鐵力、烏木五種名貴材料制成的老家具不準出境,從而剎住了家具外流的風潮。對于傳統家具,大家如夢初醒,開始整理和重視起這些歷史遺珍。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家具收藏群體不斷壯大,國內開始出現自己的拍賣行,而傳統家具也較早地登場拍賣,正式成為繼書畫、陶瓷之后的又一大類收藏藝術品。在當時的拍場上,上拍的傳統家具雖然數量有限,但不乏精品之作,許多家具拍品在最初的拍賣中可能流拍,但在后來幾年的拍場都取得遠超首次拍賣的成交成績。
新世紀的最初十年,傳統家具的收藏事業蒸蒸日上。而這十年也是當代仿古家具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仿古家具在最初滿足了許多人求取老家具原型而不得的愿望,其后又結合現代的家居需要,經過市場經濟渠道,普及到尋常百姓家里,讓大家得以感受和認識到傳統家具文化。而到了我們現在,行業早期的一些高仿家具精品也早已成為傳統家具藏家的搶手貨,不少仿古家具更是直接進入拍賣會,與老家具同臺拍賣。
看待這些傳統家具的收藏歷史,它記錄的是這一收藏事業的曲折發展過程,同時也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中大家對待傳統家具乃至傳統文化的情感、態度。縱覽這一歷史,能讓我們更加明白,傳統家具不僅僅只是一件物品,更是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的承載,值得我們去出力保護。
話你知
中國傳統家具三大流派
要進一步認識傳統家具文化,僅對它的收藏歷史進行了解是不夠的,還很有必要去了解它的文化風貌。我國各地域之間因為地域特點、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審美意識的不同,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家具風格體系,其中最具有影響力,而且代表中國傳統家具最高水平的主要有三大流派,這里簡單予以概括。
蘇式家具:蘇式家具是指以蘇州為中心的長江下游地區生產的家具。它形成于明代中期,以用料名貴、結構科學、造型典雅、風格簡約而著稱,是明代家具風格的塑造者和主流,常說的明式家具從淵源上來說都是源自于蘇式家具。
廣式家具:廣式家具是指以廣州為中心,廣東地區生產的硬木家具,形成于清代中期,其用料奢華厚重、雕刻繁縟華麗,在清代中后期迅速風行起來。后來其在造型、結構和裝飾上更是吸取了西方元素,成為清代家具的重要風格之一。
京式家具:京式家具是指北京地區上層社會的家具,即清宮宮廷作坊如造辦處、御用監在京制造的家具,以黃花梨、紫檀、大紅酸枝等幾種硬木家具為主。京式家具造型線條遒勁,大開大合,豪華尊貴,氣韻莊嚴,尤其講究尊卑之別,主次之分,帶有典型的皇家風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未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處理。我們對頁面中展示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如內容信息對您產生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上一篇:做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家具行業
下一篇:森木家具即將進軍“新三板”
15811192007
今天已經有 236 人獲取加盟資料
激發新活力,釋放新動能,大咖齊聚,閃耀門展-2023中國國際門業展覽會(北京門展),中國木門網、中居聯高端訪談欄目專訪鑫雅迪負離子木門營銷總監劉志峰。
激發新活力,釋放新動能,大咖齊聚,閃耀門展-2023中國國際門業展覽會(北京門展),中國木門網、中居聯高端訪談欄目專訪洋誠智慧木門總經理王智。
激發新活力,釋放新動能,大咖齊聚,閃耀門展-2023中國國際門業展覽會(北京門展),中國木門網、中居聯高端訪談欄目專訪戴克愛家高定劉杰。
激發新活力,釋放新動能,大咖齊聚,閃耀門展-2023中國國際門業展覽會(北京門展),中國木門網、中居聯高端訪談欄目專訪品橋木門總經理隗治洪
激發新活力,釋放新動能,大咖齊聚,閃耀門展-2023中國國際門業展覽會(北京門展),中國木門網、中居聯高端訪談欄目專訪兄弟木門營銷總經理鮑壯。
2024門業及定制家居品牌峰會暨中居聯杯·2023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表彰盛典圓滿落幕
官方:7月7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再降
A家、詩尼曼、亞丹、穗寶、金意陶、偉業、雪寶等,在紐約時代廣場為中國奧運軍團加油的家居品牌
家居建材品牌打響奧運營銷戰
新國策下木制家具如何消費升級
讓加盟更誠信 讓選擇更放心
立即咨詢做有權威的品牌